第一次去北京是因为《三重(chóng )门》这本书的一些出版前的(de )事宜,此时觉得北京什么都(dōu )不好,风沙满天,建筑土气(qì ),如果不说这是北京还没准(zhǔn )给谁西部(bù )大开发掉了。我觉得当时住的是中国作家协会的一个宾馆,居然超过十一点钟要关门,幸好北京的景色也留不住我逛到半夜,所以早早(zǎo )躲在里面看电视,看了一个(gè )礼拜电视回去了,觉得上海(hǎi )什么都好,至少不会一个饺(jiǎo )子比馒头还大。
后来大年三(sān )十的时候,我在上海,一个(gè )朋友打电(diàn )话说在街上开得也不快,但是有一个小赛欧和Z3挑衅,结果司机自己失控撞了护栏。朋友当时语气颤抖,尤其是他说到那个赛欧从那么宽(kuān )的四环路上的左边护栏弹到(dào )右边然后又弹回来又弹到右(yòu )边总之感觉不像是个车而是(shì )个球的时候,激动得发誓以(yǐ )后在街上再也不超过一百二(èr )十。
所以我现在只看香港台湾的汽车杂志。但是发展之下也有问题,因为在香港经常可以看见诸如甩尾违法不违法这样的问题,甚至还在香港《人车志》上看见一个水平高(gāo )到内地读者都无法问出的问(wèn )题。
今年大家考虑要做一个(gè )车队,因为赛道上没有对头(tóu )车,没有穿马路的人,而且(qiě )凭借各自的能力赞助也很方便拉到。而且可以从此不在街上飞车。
他们会说:我去新西兰主要是因为那里的空气好。
当年从学校里出来其实有一(yī )个很大的动机就是要出去走(zǒu )走,真的出来了以后发现可(kě )以出去走走的地方实在太多(duō )了,不知道去什么地方好,只好在家里先看了一个月电(diàn )视,其实里面有一个很尴尬的原因是因为以前我们被束缚在学校,认识的人也都是学生,我能约出来的人一般都在上课,而一个人又有点晚景凄(qī )凉的意思,所以不得不在周(zhōu )末进行活动。
这天老夏将车(chē )拉到一百二十迈,这个速度(dù )下大家都是眼泪横飞,不明(míng )真相的人肯定以为这两个傻(shǎ )×开车都能开得感动得哭出来。正当我们以为我们是这条马路上飞得最快的人的时候,听见远方传来涡轮增压引擎的吼叫声,老夏稍微减慢速度说:回头看看是个什么东西(xī )?
請收藏我們的網(wǎng)站:www.sh-fengsheng.comCopyright ? 2009-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