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上车以后上了逸仙路高架,我故(gù )意急加速了几个(gè ),下车以后此人说:快是快了很多,可是人家以为(wéi )你仍旧开原来那(nà )车啊,等于没换一样。这样显得你多寒酸啊。
这样再一直维持到我(wǒ )们接到第一个剧本为止。
而且这样的节目对人歧视有加,若是嘉宾(bīn )是金庸巩利这样(yàng )的人,一定安排在一流的酒店,全程机票头等仓;倘若是农民之类(lèi ),电视台恨不得这些人能够在他们的办公室里席地(dì )而睡,火车票只(zhī )能报坐的不报睡的。吃饭的时候客饭里有块肉已经属于很慷慨的了(le ),最为可恶的是此时他们会上前说:我们都是吃客饭的,哪怕金庸(yōng )来了也只能提供这个。这是台里的规矩。
那个时候我们都希望可以(yǐ )天降奇雨,可惜(xī )发现每年军训都是阳光灿烂,可能是负责此事的人(rén )和气象台有很深(shēn )来往,知道什么时候可以连续十天出太阳,而且一天比一天高温。
那家伙一听这么多钱,而且工程巨大,马上改变主意说:那你帮我(wǒ )改个差不多的吧。
那老家伙估计已经阳痿数年,一听此话,顿时摇(yáo )头大叫朽木不可(kě )雕也然后要退场。退场的时候此人故意动作缓慢,以为下面所有的(de )人都会竭力挽留,然后斥责老枪,不料制片上来扶住他说:您慢走(zǒu )。
内地的汽车杂志没有办法看,因为实在是太超前了,试车报告都(dōu )是从国外的杂志上面抄的,而且摘录人员有超跑情结和概念车情结(jié ),动辄都是些国(guó )内二十年见不到身影的车,新浪的BBS上曾经热烈讨论(lùn )捷达富康和桑塔(tǎ )纳到底哪个好讨论了三年,讨论的结果是各有各的特点。车厂也不(bú )重视中国人的性命,连后座安全带和后座头枕的成本都要省下来,而国人又在下面瞎搞,普遍有真皮座椅情结,夏利也要四个座椅包(bāo )上夏暖冬凉的真(zhēn )皮以凸现豪华气息,而车一到六十码除了空调出风(fēng )口不出风以外全(quán )车到处漏风。今天在朋友店里还看见一个奥拓,居然开了两个天窗(chuāng ),还不如敞篷算了,几天前在报纸上还看见夸奖这车的,说四万买(mǎi )的车花了八万块钱改装,结果车轮子还没有我一个刹车卡钳大。一(yī )辆车花两倍于车(chē )价的钱去改装应该是属于可以下场比赛级别了,但(dàn )这样的车给我转(zhuǎn )几个弯我都担心车架会散了。
所以我现在只看香港台湾的汽车杂志(zhì )。但是发展之下也有问题,因为在香港经常可以看见诸如甩尾违法(fǎ )不违法这样的问题,甚至还在香港《人车志》上看见一个水平高到(dào )内地读者都无法(fǎ )问出的问题。
請收藏我們的網(wǎng)站:www.sh-fengsheng.comCopyright ? 2009-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