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的汽车杂(zá )志没有办法看,因为实在是太超前了,试车报告都是从国外的杂志上面抄的,而(ér )且摘录人员有超跑情结和概念车情结,动(dòng )辄都是些国内二十年见不到身影的车,新(xīn )浪的BBS上曾经热烈讨论捷达富康和桑塔纳到(dào )底哪个好讨论了三年,讨论的结果是各有(yǒu )各的特点。车厂也不重视中国人的性命,连后座安全带和后座头枕的成本都(dōu )要省下来,而国人又在下面瞎搞,普遍有(yǒu )真皮座椅情结,夏利也要四个座椅包上夏(xià )暖冬凉的真皮以凸现豪华气息,而车一到(dào )六十码除了空调出风口不出风以外全车到(dào )处漏风。今天在朋友店里还看见一个奥拓(tuò ),居然开了两个天窗,还不如敞篷算了,几天前在报纸上还看见夸奖这车的(de ),说四万买的车花了八万块钱改装,结果(guǒ )车轮子还没有我一个刹车卡钳大。一辆车(chē )花两倍于车价的钱去改装应该是属于可以(yǐ )下场比赛级别了,但这样的车给我转几个(gè )弯我都担心车架会散了。
电视剧搞到一半(bàn ),制片突然觉得没意思,可能这个东西出来会赔本,于是叫来一帮专家开了(le )一(yī )个研讨会,会上专家扭捏作态自以为是(shì )废话连篇,大多都以为自己是这个领域里(lǐ )的权威,说起话来都一定是如何如何,并(bìng )且搬出以前事例说明他说话很有预见性,这样的人去公园门口算命应当会更有前途(tú )。还有一些老家伙骨子里还是抗战时的东西,却要装出一副思想新锐的模样(yàng ),并且反复强调说时代已经进入了二十一(yī )世纪,仿佛我们都不知道这一点似的,这(zhè )样的老家伙口口声声说什么都要交给年轻(qīng )人处理,其实巴不得所有的酒吧舞厅都改(gǎi )成敬老院。 -
第二笔生意是一部桑塔那,车(chē )主专程从南京赶过来,听说这里可以改车,兴奋得不得了,说:你看我这车能(néng )改成什么样子。
当我看见一个地方很穷(qióng )的时候我会感叹它很穷而不会去刨根问底(dǐ )翻遍资料去研究它为什么这么穷。因为这(zhè )不关我事。
在以前我急欲表达一些想法的(de )时候,曾经做了不少电视谈话节目。在其(qí )他各种各样的场合也接触过为数不少的文学哲学类的教授学者,总体感觉就是(shì )这是素质极其低下的群体,简单地说就(jiù )是最最混饭吃的人群,世界上死几个民工(gōng )造成的损失比死几个这方面的要大得多。
当年春天即将夏天,看到一个广告,叫时(shí )间改变一切,惟有雷达表,马上去买了一(yī )个雷达表,后来发现蚊子增多,后悔不如买个雷达杀虫剂。
此后我决定将车的(de )中段和三元催化器都拆掉,一根直通管(guǎn )直接连到日本定来的碳素尾鼓上,这样车(chē )发动起来让人热血沸腾,一加速便是天摇(yáo )地动,发动机到五千转朝上的时候更是天(tiān )昏地暗,整条淮海路都以为有拖拉机开进(jìn )来了,路人纷纷探头张望,然后感叹:多好的车啊,就是排气管漏气。
尤其是(shì )从国外回来的中国学生,听他们说话时(shí ),我作为一个中国人,还是连杀了同胞的(de )心都有。所以只能说:你不是有钱吗?有钱(qián )干嘛不去英国?也不是一样去新西兰这样的(de )穷国家?
而这样的环境最适合培养诗人。很(hěn )多中文系的家伙发现写小说太长,没有前途,还是写诗比较符合国情,于是在(zài )校刊上出现很多让人昏厥的诗歌,其中(zhōng )有一首被大家传为美谈,诗的具体内容是(shì ):
那男的钻上车后表示满意,打了个电话(huà )给一个女的,不一会儿一个估计还是学生(shēng )大小的女孩子徐徐而来,也表示满意以后(hòu ),那男的说:这车我们要了,你把它开到车库去,别给人摸了。
請(qǐng)收藏我們的網(wǎng)站:www.sh-fengsheng.comCopyright ? 2009-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