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样的环境最适合(hé )培养诗人。很多中文系的家伙发现写小说太长,没有前途,还是写诗比较符合国情(qíng ),于是在校刊上出现很多让人昏厥的诗歌,其中有一首被大家传为美谈(tán ),诗的具体内容是:
在做中央台一(yī )个叫《对话》的节目的时候,他们请了两个,听名字像两兄弟,说话的(de )路数是这样的:一个开(kāi )口就是——这个问题在××学上叫做××××,另外一个一开口就是——这样的问(wèn )题在国外是××××××,基本上每个说话没有半个钟头打不住,并且(qiě )两人有互相比谁的废话多的趋势。北京台一个名字我忘了的节目请了很多权威,这是我记忆比较深刻的节(jiē )目,一些平时看来很有(yǒu )风度的人在(zài )不知道我书皮颜色的情况下大谈我的文学水平,被指出后露出无耻模样(yàng )。
第二是中国队的后场控球能力好。中国队在江津把球扔出来以后,经(jīng )过一阵眼花缭乱的传切配合和扯动(dòng )过人,大家定神一看,球还在自家禁区附近呢,但在这过程中,几乎没(méi )有停球的失误,显得非(fēi )常职业。这(zhè )时,对方一个没事撑的前锋游弋过来(lái ),大家就慌了,不能往后传了,那(nà )只能往旁边了,于是大家一路往边上传,最后一哥儿们一看不行了,再(zài )往边上传就传到休息室里去了,只(zhī )能往前了,于是就回到了第一个所说的善于打边路。
路上我疑惑的是为(wéi )什么一样的艺术,人家(jiā )可以卖艺,而我写作却想卖也卖不了,人家往路(lù )边一坐唱几首歌就是穷困的艺术家(jiā ),而我往路边一坐就是乞丐。答案是:他所学的东西不是每个人都会的(de ),而我所会的东西是每个人不用学(xué )都会的。
这段时间我常听优客李林的东西,放得比较多的是《追寻》,老枪很讨厌这歌,每次(cì )听见总骂林志炫小学没上好,光顾泡妞了,咬字(zì )十分不准,而且鼻子里像塞了东西(xī )。但是每当前奏响起我总是非常陶醉,然后林志炫唱道:
对于摩托车我(wǒ )始终有不安全的感觉,可能是因为(wéi )在小学的时候学校曾经组织过一次交通安全讲座,当时展示了很多照片(piàn ),具体内容不外乎各种(zhǒng )各样的死法。在这些照片里最让人难以忘怀的是(shì )一张一个骑摩托车的人被大卡车绞(jiǎo )碎四肢分家脑浆横流皮肉满地的照片,那时候铁牛笑着说真是一部绞肉(ròu )机。然后我们认为,以后我们宁愿(yuàn )去开绞肉机也不愿意做肉。
这首诗写好以后,整个学院不论爱好文学还(hái )是不爱好文学的全部大跌眼镜,半天才弄明白,原来那傻×是写儿歌的(de ),第一首是他的儿歌处女作,因为(wéi )没有经验,所以没写好,不太押韵,一直到现在这首,终于像个儿歌了(le )。
請收藏我們的網站:www.sh-fengsheng.comCopyright ? 2009-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