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去北京是因为《三重门(mén )》这本书的一些出版前的事宜,此时觉得北京什么都不好,风沙(shā )满天,建筑土气,如果不说这是(shì )北京还没准给谁西部大开发掉了。我觉得当时住的是中国作家协会的一个宾馆(guǎn ),居然超过十一点钟要关门,幸(xìng )好北京的景色也留不住我逛到半夜,所以早早躲在里面看电视,看了一个礼(lǐ )拜电视回去了,觉得上海什么都(dōu )好,至少不会一个饺子比馒头还(hái )大。
当年冬天一月,我开车去吴(wú )淞口看长江,可能看得过于入神,所以用眼过度,开车回来的时候在逸仙路高(gāo )架上睡着。躺医院一个礼拜,期(qī )间收到很多贺卡,全部送给护士。
老夏走后没有消息,后来出了很多起全国(guó )走私大案,当电视转播的时候我(wǒ )以为可以再次看见老夏,结果发(fā )现并没有此人。
那家伙打断说:里面就别改了,弄坏了可完了,你们帮我改个外型吧。
之后马上有人提出要和(hé )老夏跑一场,然后掏出五百块钱(qián )放在头盔里。我们终于明白原来(lái )这个车队就是干这个的。
然后和几个朋友从(cóng )吃饭的地方去往中央电视塔,途(tú )中要穿过半个三环。中央电视塔(tǎ )里面有一个卡丁车场,常年出入(rù )一些玩吉普车的家伙,开着到处漏风的北京吉普,并视排气管能喷出几个火星(xīng )为人生最高目标和最大乐趣。
然(rán )后我呆在家里非常长一段时间,觉得对什么都失去兴趣,没有什么可以让我激动万分,包括出入各种场合,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我总是(shì )竭力避免遇见陌生人,然而身边(biān )却全是千奇百怪的陌生面孔。
这部车子出现过很多问题,因为是两冲程的跑车(chē ),没有电发动,所以每天起床老(lǎo )夏总要花半个小时在怎样将此车(chē )发动起来上面,每次发起,总是汗流浃背,所以自从有车以后,老夏就觉得(dé )这个冬天不太冷。
其实从她做的(de )节目里面就可以看出此人不可深(shēn )交,因为所谓的谈话节目就是先找一个谁都弄不明白应该是怎么样子的话题,最好还能让谈话双方产生巨大观(guān )点差异,恨不能当着电视镜头踹(chuài )人家一脚。然后一定要有几个看上去口才出众的家伙,让整个节目提高档次(cì ),而这些家伙说出了自己的观点(diǎn )以后甚是洋洋得意以为世界从此(cǐ )改变。最为主要的是无论什么节目一定要请几个此方面的专家学者,说几句废(fèi )话来延长录制的时间,要不然你(nǐ )以为每个对话节目事先录的长达(dá )三个多钟头的现场版是怎么折腾出来的。最后在剪辑的时候删掉幽默的,删(shān )掉涉及政治的,删掉专家的废话(huà ),删掉主持人念错的,最终成为(wéi )一个三刻钟的所谓谈话节目。
不过最最让人觉得厉害的是,在那里很多中国人(rén )都是用英语交流的。你说你要练(liàn )英文的话你和新西兰人去练啊,你两个中国人有什么东西不得不用英语来说的?
請(qǐng)收藏我們的網(wǎng)站:www.sh-fengsheng.comCopyright ? 2009-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