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yī )次去北京是因为《三重门》这本书的一些出版前的事宜,此时觉得北京什么都不好,风沙满天,建筑土气,如果不说这是北京还没准给谁西部大开发掉了。我觉得当时住的是中国作家协会的(de )一个宾馆,居然超(chāo )过十一点钟要关门(mén ),幸好北京的景色(sè )也留不住我逛到半(bàn )夜,所以早早躲在(zài )里面看电视,看了一个礼拜电视回去了,觉得上海什么都好,至少不会一个饺子比馒头还大。
我说:这车是我朋友的,现在是我的,我扔的时候心情有些问题,现在都让你骑两天了,可以还(hái )我了。
同时间看见(jiàn )一个广告,什么牌(pái )子不记得了,具体(tǐ )就知道一个人飞奔(bēn )入水中,广告语是(shì )生活充满激情。
然后那老家伙说:这怎么可能成功啊,你们连经验都没有,怎么写得好啊?
这样再一直维持到我们接到第一个剧本为止。
比如说你问姑娘冷不冷然后姑娘点头(tóu )的时候,你脱下她(tā )的衣服披在自己身(shēn )上,然后说:我也(yě )很冷。
当年从学校(xiào )里出来其实有一个(gè )很大的动机就是要(yào )出去走走,真的出来了以后发现可以出去走走的地方实在太多了,不知道去什么地方好,只好在家里先看了一个月电视,其实里面有一个很尴尬的原因是因为以前我们被束(shù )缚在学校,认识的(de )人也都是学生,我(wǒ )能约出来的人一般(bān )都在上课,而一个(gè )人又有点晚景凄凉(liáng )的意思,所以不得不在周末进行活动。
路上我疑惑的是为什么一样的艺术,人家可以卖艺,而我写作却想卖也卖不了,人家往路边一坐唱几首歌就是穷困的艺术家,而我往路边一坐就是乞丐(gài )。答案是:他所学(xué )的东西不是每个人(rén )都会的,而我所会(huì )的东西是每个人不(bú )用学都会的。
請收藏我們的網(wǎng)站:www.sh-fengsheng.comCopyright ? 2009-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