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学的时候教师最厉害的一招是叫你的家长来一趟。我觉得这(zhè )句话其实(shí )是很可笑的,首先连个未成年人都教育不了居然要去教育成年人,而且我觉得学生有(yǒu )这样那样(yàng )的错误,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应该大于家长和学生本人,有天大的事情打个电话就可以(yǐ )了,还要(yào )家长上班请假亲自来一趟,这就过分了。一些家长请假坐几个钟头的车过来以为自己(jǐ )孩子杀了人了,结果问下来是毛巾没挂好导致寝室扣分了。听到这样的事情,如果我是家长的(de )话,我肯(kěn )定先得把叫我来的那老师揍一顿,但是不行啊,第一,自己孩子还要混下去啊;第二(èr ),就算豁(huō )出去了,办公室里也全是老师,人数上肯定吃亏。但是怒气一定要发泄,所以只能先(xiān )把自己孩子揍一顿解解气了。这样的话,其实叫你来一趟的目的就达到了。
中国人首先就没有(yǒu )彻底弄明(míng )白,学习和上学,教育和教材完全是两个概念。学习未必要在学校里学,而在学校里(lǐ )往往不是(shì )在学习。
第三个是善于在传中的时候踢在对方腿上。在中国队经过了边路进攻和小范(fàn )围配合以后,终于有一个幸运儿能捞着球带到了对方接近底线的部位,而且居然能把球控制住(zhù )了没出底(dǐ )线,这个时候对方就扑了上来,我方就善于博得角球,一般是倒地一大脚传球,连摄(shè )像机镜头(tóu )都挪到球门那了,就是看不见球,大家纳闷半天原来打对方脚上了,于是中国人心里(lǐ )就很痛快,没事,还有角球呢。当然如果有传中技术比较好的球员,一般就不会往对方脚上踢(tī )了,往往(wǎng )是踢在人家大腿或者更高的地方,意思是我这个球传出来就是个好球。
开了改车的铺(pù )子以后我(wǒ )决定不再搞他妈的文学,并且从香港订了几套TOPMIX的大包围过来,为了显示实力甚至还在(zài )店里放了四个SPARCO的赛车坐椅,十八寸的钢圈,大量HKS,TOMS,无限,TRD的现货,并且大家出资买了一部富(fù )康改装得(dé )像妖怪停放在门口,结果一直等到第三天的时候才有第一笔生意,一部本田雅阁徐徐(xú )开来,停(tíng )在门口,司机探出头来问:你们这里是改装汽车的吗?
我最后一次见老夏是在医院里。当时我买去一袋苹果,老夏说,终于有人来看我了。在探望过程中他多次表达了对我的感谢,表示如果(guǒ )以后还能混出来一定给我很多好处,最后还说出一句很让我感动的话:作家是不需要(yào )文凭的。我本以为他会说走私是不需要文凭的。
内地的汽车杂志没有办法看,因为实在是太超(chāo )前了,试车报告都是从国外的杂志上面抄的,而且摘录人员有超跑情结和概念车情结,动辄都(dōu )是些国内(nèi )二十年见不到身影的车,新浪的BBS上曾经热烈讨论捷达富康和桑塔纳到底哪个好讨论了(le )三年,讨(tǎo )论的结果是各有各的特点。车厂也不重视中国人的性命,连后座安全带和后座头枕的(de )成本都要省下来,而国人又在下面瞎搞,普遍有真皮座椅情结,夏利也要四个座椅包上夏暖冬(dōng )凉的真皮(pí )以凸现豪华气息,而车一到六十码除了空调出风口不出风以外全车到处漏风。今天在(zài )朋友店里(lǐ )还看见一个奥拓,居然开了两个天窗,还不如敞篷算了,几天前在报纸上还看见夸奖(jiǎng )这车的,说四万买的车花了八万块钱改装,结果车轮子还没有我一个刹车卡钳大。一辆车花两(liǎng )倍于车价(jià )的钱去改装应该是属于可以下场比赛级别了,但这样的车给我转几个弯我都担心车架(jià )会散了。
老夏一再请求我坐上他的车去,此时尽管我对这样的生活有种种不满,但是还是没有(yǒu )厌世的念头,所以飞快跳上一部出租车逃走。
第二笔生意是一部桑塔那,车主专程从南京赶过(guò )来,听说(shuō )这里可以改车,兴奋得不得了,说:你看我这车能改成什么样子。
老夏的车经过修理(lǐ )和重新油(yóu )漆以后我开了一天,停路边的时候没撑好车子倒了下去,因为不得要领,所以扶了半(bàn )个多钟头的车,当我再次发动的时候,几个校警跑过来说根据学校的最新规定校内不准开摩托(tuō )车。我说(shuō ):难道我推着它走啊?
請收藏我們的網(wǎng)站:www.sh-fengsheng.comCopyright ? 2009-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