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你看这车你也知道,不如我发动了跑吧。
我在北京时候的一天晚上,接到一个电话(huà ),是一个外地的读者,说看(kàn )了我的新书(shū ),觉得很退(tuì )步,我说其实是我进步太多,小说就是生活,我在学校外面过了三年的生活,而你们(men )的变化可能仅仅是从高一变成了高三,偶像从张信(xìn )哲变成了F4而已,所以根本不在一个欣赏的层次上。我总不能每本书都上学啊几班啊的,我写东西(xī )只能考虑到我的兴趣而不能(néng )考虑到你们(men )的兴趣。这(zhè )是一种风格。
中国人首先就没有彻底弄明白,学习和上学,教育和教材完全是两个概(gài )念。学习未必要在学校里学,而在学校(xiào )里往往不是(shì )在学习。
不过北京的路的确是天下的奇观,我在看台湾的杂志的时候经常看见台北人对台北的路(lù )的抱怨,其实这还是说明台(tái )湾人见识太(tài )少,来一次(cì )首都开一次车,回去保证觉得台北的路都平得像F1的赛道似的。但是台湾人看问题还是(shì )很客观的,因为所有抱怨的人都指出,虽然路有很(hěn )多都是坏的,但是不排除还有部分是很好的。虽然那些好路大部分都集中在市政府附近。
我不明(míng )白我为什么要抛弃这些人,可能是我不(bú )能容忍这些(xiē )人的一些缺点,正如同他们不能容忍我的车一样。
这样的车没有几人可以忍受,我则是将音量调大,疯子一样赶路,争取早(zǎo )日到达目的(de )地可以停车熄火。这样我想能有本领安然坐上此车的估计只剩下纺织厂女工了。
在做中央台一个(gè )叫《对话》的节目的时候,他们请了两(liǎng )个,听名字(zì )像两兄弟,说话的路数是这样的:一个开口就是——这个问题在××学上叫做××××,另外一个一开口就是——这样的问(wèn )题在国外是(shì )××××××,基本上每个说话没有半个钟头打不住,并且两人有互相比谁的废话多的趋势。北(běi )京台一个名字我忘了的节目(mù )请了很多权(quán )威,这是我(wǒ )记忆比较深刻的节目,一些平时看来很有风度的人在不知道我书皮颜色的情况下大谈我的文学水平,被指出后露出无耻模样(yàng )。
这段时间(jiān )我常听优客李林的东西,放得比较多的是《追寻》,老枪很讨厌这歌,每次听见总骂林志炫小学(xué )没上好,光顾泡妞了,咬字十分不准,而且鼻子里(lǐ )像塞了东西。但是每当前奏响起我总是非常陶醉,然后林志炫唱道:
那个时候我们都希望可以天降奇雨,可惜发现每年军训(xùn )都是阳光灿(càn )烂,可能是负责此事的人和气象台有很深来往,知道什么时候可以连续十天出太阳,而且一天比(bǐ )一天高温。
这样再一直维持到我们接到(dào )第一个剧本(běn )为止。
請(qǐng)收藏我們的網(wǎng)站:www.sh-fengsheng.comCopyright ? 2009-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