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去北京是因为《三重门》这本书的一些出版前的事宜(yí ),此时觉得北京什么都不好,风沙满天,建筑土气,如果不(bú )说这是北京还没准给谁西部大开发掉了。我觉得当时住的是中国作(zuò )家协会的一个宾馆,居然超过(guò )十一点钟要关门,幸好北京的(de )景色也留不住我逛到半夜,所以早早躲在里面看电视,看了一个礼(lǐ )拜电视回去了,觉得上海什么(me )都好,至少不会一个饺子比馒(mán )头还大。
四天以后我在路上遇(yù )见这辆车,那人开得飞快,在内道超车的时候外侧的车突然要靠边(biān )停车,那小子就要撞上去了。此时我的心情十分紧张,不禁(jìn )大叫一声:撞!
在此半年那些老家伙所说的东西里我只听进去一个知(zhī )识,并且以后受用无穷,逢人(rén )就说,以显示自己研究问题独(dú )到的一面,那就是:鲁迅哪里穷啊,他一个月稿费相当当时一个工人几年的工资呐。
当年春天即(jí )将夏天,我们才发现原来这个(gè )地方没有春天,属于典型的脱(tuō )了棉袄穿短袖的气候,我们寝室从南方过来的几个人都对此表示怀(huái )疑,并且艺术地认为春天在不(bú )知不觉中溜走了,结果老夏的(de )一句话就让他们回到现实,并且对此深信不疑。老夏说:你们丫仨傻×难道没发现这里的猫都不(bú )叫春吗?
不过最最让人觉得厉害(hài )的是,在那里很多中国人都是(shì )用英语交流的。你说你要练英文的话你和新西兰人去练啊,你两个(gè )中国人有什么东西不得不用英(yīng )语来说的?
当年冬天即将春天的(de )时候,我们感觉到外面的凉风似乎可以接受,于是蛰居了一个冬天的人群纷纷开始出动,内容不(bú )外乎是骑车出游然后半路上给(gěi )冻回来继续回被窝睡觉。有女(nǚ )朋友的大多选择早上冒着寒风去爬山,然后可以乘机揩油。尤其是(shì )那些和女朋友谈过文学理想人(rén )生之类东西然后又没有肌肤之(zhī )亲的家伙,一到早上居然可以丝毫不拖泥带水地起床,然后拖着姑娘去爬山,爬到一半后大家冷(lěng )得恨不得从山上跳下去,此时(shí )那帮男的色相大露,假装温柔(róu )地问道:你冷不冷?
但是发动不起来是次要的问题,主要的是很多人(rén )知道老夏有了一部跑车,然后(hòu )早上去吃饭的时候看见老夏在(zài )死命蹬车,打招呼说:老夏,发车啊?
請(qǐng)收藏我們的網(wǎng)站:www.sh-fengsheng.comCopyright ? 2009-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