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京时候的一天晚上,接到一个电话,是一个外地的读者,说看了我的新书,觉得很退步(bù ),我说其实是我进步太多,小说就是生活,我在学校外面过了三年的生活,而你们的变(biàn )化可能仅仅是从高一变成了高三,偶像从张(zhāng )信哲变成了F4而已,所以根本不在一个欣赏的(de )层次上。我总不能每本书都上学啊几班啊的,我写东西只能考虑到我的兴趣而不能考虑到你们的兴趣。这是(shì )一种风格。
此后有谁对我说枪骑兵的任何坏(huài )处比如说不喜欢它屁股上三角形的灯头上出(chū )风口什么的,我都能上去和他决斗,一直到(dào )此人看到枪骑兵的屁股觉得顺眼为止。
我的(de )特长是几乎每天都要因为不知名的原因磨蹭到天亮睡觉。醒来的时候肚子又饿了,便考虑去什么地方吃饭。
那读者的问题是这样的:如何才能避免把车(chē )开到沟里去?
四天以后我在路上遇见这辆车,那人开得飞快,在内道超车的时候外侧的车(chē )突然要靠边停车,那小子就要撞上去了。此(cǐ )时我的心情十分紧张,不禁大叫一声:撞!
这天晚上我就订了一张去北京的机票,首都机场打了个车就到北京(jīng )饭店,到了前台我发现这是一个五星级的宾(bīn )馆,然后我问服务员:麻烦你帮我查一下一(yī )个叫张一凡的人。
而这样的环境最适合培养(yǎng )诗人。很多中文系的家伙发现写小说太长,没有前途,还是写诗比较符合国情,于是在校刊上出现很多让人(rén )昏厥的诗歌,其中有一首被大家传为美谈,诗的具体内容是:
天亮以前,我沿着河岸送(sòng )她回家。而心中仍然怀念刚刚逝去的午夜,于是走进城市之中,找到了中学时代的那条(tiáo )街道,买了半打啤酒,走进游戏机中心,继(jì )续我未完的旅程。在香烟和啤酒的迷幻之中,我关掉电话,尽情(qíng )地挥洒生命。忘记了时间的流逝。直到家人(rén )找到我的FTO。
然后我终于从一个圈里的人那儿(ér )打听到一凡换了个电话,马上照人说的打过(guò )去,果然是一凡接的,他惊奇地问:你怎么(me )知道这个电话?
請(qǐng)收藏我們的網(wǎng)站:www.sh-fengsheng.comCopyright ? 2009-2025